鄧宇文章檔案

疫後全球經濟成長:困境與挑戰

鄧宇:全球經濟需要破解財政赤字化、資產負債表衰退問題,考驗政策價值取向。如仍延續過去「救助+刺激」模式,那麼復甦或將短暫而脆弱。
2021年8月5日

外需出口與消費內需如何「雙輪驅動」

鄧宇:強出口也意味著消費內需復甦仍有所偏弱,恢復疫情前水準還有距離;外需出口和消費內需的共振,將左右未來中國經濟的成長。
2021年5月10日

美聯準
美聯準「縮表」議程釋放什麼信號?

鄧宇:種種信號表明,美聯準「縮表」計劃或已進入議事日程,但加息節奏將會依據實際情況緩慢進行。美聯準的獨立性和國際信譽將受到考驗。
2021年4月25日

十四五:如何跨過中國宏觀經濟新週期

鄧宇:疫後中國經濟恢復基礎尚不牢固,全球經濟發展形勢仍不穩定。高質量發展不僅要啟用全要素生產率,更需要新的發展理念和新的經濟成長範式。
2021年4月6日

疫情疊加「春運」,是否會影響經濟復甦?

鄧宇:區域性疫情難以擾動經濟復甦的整體趨勢,更難言「二次衝擊」;政策轉向過程中須研判資訊不對稱,而保持政策預期傳導的精準性和政策協調性變得更加迫切。
2021年2月8日

拜登
拜登政府對華政策走向何方?

鄧宇:拜登政府對華政策可預見性在於其更具「章法」,部分政策將延續。這並非川普時代的遺產,而美國精英階層對華關係的普遍認知。
2021年1月26日

展望2021:人民幣還會繼續升值嗎?

鄧宇:人民幣持續升值態勢下,中長期因素是更具啓發性的視角:美元進入貶值週期預期走強,預計今年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在6.3-6.7區間。
2021年1月12日

「雙循環」:被動收縮還是主動出擊?

鄧宇:經過四十多年的改革開放,中國的經濟體制仍然有許多障礙;「雙循環」的出發點在於解決中國的經濟發展一直存在三個不平衡。
2020年8月18日

疫情之下,供應鏈體系如何重構

鄧宇、王夢汐:中國必須抓住供應鏈重構的機會,穩定國內經濟宏觀基本面;吸引海外資本和投資者,爲國際供應鏈體系穩定提供持續動力。
2020年4月14日

「監守自盜」還是「滅火」?——讀《滅火:美國金融危機及其教訓》

鄧宇:金融危機最銘心刻骨之處在於其無法預知和不確定性,往往在人們談笑舉杯的繁榮景象中開始出現危機火苗。
2020年3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