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新型冠狀病毒

沒有安全感,不僅是因爲疫情本身

徐海娜:當一個人無論是染上疫病還是處於疑似狀態,都覺得說出來是安全的,至少會被人道和公正對待,那麼他一般不會隱瞞。

現代資訊社會,民衆得到知識的管道前所未有地增多,對於這次流行的新型冠狀病毒本身,普通民衆或多或少都有基本認識,也知道預防的最基本方式。但是中國的民衆還是掩飾不住地恐慌。除了口罩、消毒物資等一物難求,個別地方的超市都被恐慌的民衆搬空了。網上不時可以看到流離失所或者有家難回的民衆求助,不僅是武漢市民,還有一些個別地市,很多人在封城後,陷入不知能去哪裏的困境。而封在城裏的人們,即使發生疑似症狀也求診不易,據《財經》雜誌記者報導,疑似病例多到很多人在未確診之前已經去世。前線的醫護人員,一方面要面對超量患者,一方面要面對必要防護物資的缺乏。各級官員既忙於向上級彙報,又要關注民情,密切關注輿論。有人掩飾病情,有人謾罵;有人被隔離,有人的孩子缺乏必要照顧而死;在武漢之外的個別地方,外出居民被禁止回家,回家的被鐵鎖一鎖,沒有人管什麼人道主義。此時,人人自危,誰都沒有安全感。

新型冠狀病毒蔓延,截止到2月2日,本人長居地新加坡確診18例,均爲輸入性案例,尚未發生在地人傳人的「社區感染」。從政府機構到學校和居民區,每一個單位都在因應疫情變化不時開會,升級應對措施。對於普通市民來說,目前人們只需上報旅行軌跡,去過中國的話,自我隔離兩週,學校和重要機構進門測體溫,有關防疫知識加強普及外,生活似乎一切如常。除2月1日開始對過去14天到過中國大陸的旅客禁止入境外,只有被認定爲高風險者纔會被強制隔離。事實上,民衆到新加坡衛生部網站上去看即可得知,新加坡執行一套 「疫情應對系統」(Disease Outbreak Response System Condition),新加坡衛生部稱,這套系統同時考慮了疾病的嚴重程度和傳播程度,以預測對社區的影響,並經歷了2003年嚴重急性呼吸系統綜合症(SARS)和2009年H1N1流感的考驗。基於這套系統,政府會依據事態發展做出相應反應。所以,儘管很多家長不放心,曾上網請願停課,但學校還是在農曆新年假期之後的1月29日如期開始上課。有的機構出於謹慎取消了體育比賽等大型活動,但大多數機構的大型活動仍如常開展,2月1日我所在的社區還在舉辦數百人出席的新年團拜會。人們不緊張嗎?似乎又不是,商場人流明顯減少了,市面上也幾乎沒有口罩可買,新加坡政府日前開始向每戶居民發放4個免費口罩。但是在日常生活的所有場合,又甚少見到有人戴口罩。新加坡李總理在早前接受採訪時說,沒生病不用戴口罩。新加坡英文主流大報《海峽時報》也刊登整版廣告,告訴人們,沒有生病的不用戴口罩。進教室前,我本來準備了一個口罩,但同事告訴我,「如果你沒有生病,不要戴口罩,以免嚇到學生。」

對於政府的舉措,很多在新工作生活的中國人多有疑慮,尤其擔心潛伏期傳染問題。2月3日,新加坡衛生部網站更新了關於這次防疫工作的總體說明,我在其中找到了相應的答案。衛生部的聲明原文是: There is evidence of limited spread from a person without symptoms, during the incubation period. However, this form of transmission may be uncommon, and has so far involved isolated cases only. At this point, the evidence still points towards higher transmissibility when the person is displaying symptoms.(大意爲:有證據表明,在潛伏期內,沒有症狀的人傳播有限。而且,這種傳播形式可能並不常見,到目前爲止僅涉及孤立的病例。在這一點上,證據仍指向,當人表現出症狀時才具有較高的傳播性。)

您已閱讀35%(1575字),剩餘65%(2958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另一片星空

徐海娜:童書創作者、藝術從業者、兒童導師、前電視媒體人,現居新加坡。曾於香港和新加坡從事繪畫、特殊兒童教育,以及電子互動童書行業;同時擔任中國內地、中國香港、新加坡等地,部分雜誌和報紙的特約記者和撰稿人。近年在新加坡出版「兒童心靈健康成長」系列繪本8本,其中《他們爲什麼不聽我的話》和《手機消失的一天》分別獲得新加坡2022年度和2023年度的「大眾讀者票選好書獎」。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