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家傾向於一致認爲,減少碳排放的一個重要方法是徵收碳稅,激勵所有行爲體都進行減排。但徵收碳稅帶來的改變短期內將是破壞性的。這意味著一個國家內部關於徵收碳稅的任何討論很快都會遭遇搭便車或公平性的問題。
美國等工業化國家擔心發展中國家將會搭便車,並不斷增加排放,即便其他國家都在努力減排。但在發展中國家看來,它們認爲要求烏干達(2017年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0.1噸)承擔與美國(人均排放16噸)或沙烏地阿拉伯(人均排放19噸)相同的調整壓力是極不公平的。
然而,最低成本的全球減排方式是給予每個國家相似的激勵:烏干達在發展過程中不應再建設高排放的燃煤電廠,而歐洲應該關停已有的燃煤電廠。我們如何才能在拯救世界的同時平衡這些擔憂?
您已閱讀20%(311字),剩餘80%(1232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