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中國社會

《寄生蟲》:當「地鐵的味道」撲面而來

劉遠舉:電影中社長並未當面談到地鐵味,但中國社會中充斥著赤裸裸的、各種各樣居高臨下的「地鐵味道」的代名詞:窮逼、屌絲、低端人口。

最近看了南韓剛獲得坎城影展金棕櫚獎的電影《寄生蟲》。電影中,無業遊民基澤一家,在兒子冒充大學生當上了樸社長女兒的家庭教師後,通過各種欺騙手段,擠掉原本家中的管家和司機,陸續來到了樸社長家裏,女兒假冒美術學生和心理治療師教起了畫畫,妻子當了女管家,自己做了司機。就在他們趁社長一家度假,享受社長的豪宅時,卻猝不及防的發現了前女管家的一個天大祕密。

我不認爲這是一部講貧富分化、講窮人與富人的衝突的片子。一切都帶有幾分輕鬆詼諧的味道:富人不驕,社長彬彬有禮,社長夫人心地善良,連大女兒都與這家的兒子談起了戀愛。另一邊,窮人也不壞。有感恩、有尊重、對僱主的評價也是:善良好騙。哪怕是更爲低級的窮人——前管家的丈夫,也在社長回家時,在地下室用頭撞擊開關,感應燈閃爍,以此表達自己的感謝。

從前面的情節來看,我會覺得這是一部以精巧構思爲特徵的懸疑、輕喜劇片,類似於《兩杆大煙槍》、《瘋狂的石頭》、《泰囧》、《Snatch》這樣的片子,所有劇情都是爲最後的巧合爆發做準備。

您已閱讀12%(429字),剩餘88%(3071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