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職場

當「加班」成爲問題

王軍:對加班說「不」的人是在捍衛法律賦予的權利,但在中國,爭取勞動者權益的事業需要一個合適的社會氛圍。

最近,「加班」成爲中國媒體的熱搜詞,對此,社會各界議論紛紛。不過,透過這些議論,筆者感到有些東西被有意或無意地遺漏了。

顧名思義,加班是超越正常工作時間,也就是法定時間之外的額外勞動。對此,中國現行《勞動法》已有多個限制性規定。例如,《勞動法》第36條規定,「國家實行勞動者每日工作時間不超過八小時、平均每週工作時間不超過四十四小時的工時制度。」第41條要求,「用人單位由於生產經營需要,經與工會和勞動者協商後可以延長工作時間,一般每日不得超過一小時…」,第43條強調,「用人單位不得違反本法規定延長勞動者的工作時間」。

上述條款中的「協商」可以理解爲徵得勞動者同意,因此,自願是加班的構成要件。用人單位在加班問題上應尊重勞動者的意願,這既是安排加班的前提條件,也是我們觀察加班問題的出發點。

您已閱讀9%(344字),剩餘91%(3337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