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中國經濟

經濟政策與人類行爲

朱寧:即使是具備豐富經驗和充分資訊的專家,所做出的政策決定也難免受到人性的影響。

2018年全球經濟環境和資本市場經歷了很多經濟政策制定者,投資者,企業家都始料不及的重大變化。從以中美貿易摩擦爲代表的全球經濟貿易秩序, 到以美國聯儲加息週期爲代表的全球貨幣體系重塑,再到以比特幣和FAANG爲代表的金融創新和技術創新所對應的資產價格的大幅波動,讓全球既有一種凜冬將至的擔憂,又平添了一分無所適從的焦慮和無奈。

縱觀歷史,越是在這種秩序變革和趨勢調整的重要時點,政府政策制定對於經濟運行的方向和影響就越是明顯。而中國轉軌經濟的本質,經濟成長轉型升級的現狀,和進一步全球化進程中對於變幻莫測全球經濟依存度的進一步提高,對於目前中國經濟政策制定都提出了不同於一般國家的更多和更高的要求。 經濟政策的質量,也因此對於中國經濟下一階段的運行和發展,會產生特別重大的影響。

經濟政策制定,雖然是一個複雜甚至帶有些神祕色彩的決策過程,但最終其實也是由一個個鮮活的有血有肉的政策制定者所起草和決定的。從這個意義上講,政策制定的過程,不可避免地也會受到影響投資者羣體和企業家羣體決策的人類所共有的行爲偏差的影響。只不過因爲經濟政策制定特有的複雜性和神祕性,外界難以對於其中的過程進行深入透明的分析。但即使如此,通過對過去二三十年裏全球數次重大經濟金融危機前後中的經濟決策的回顧,我們仍然可以清晰地看到人類行爲,特別是人類行爲偏差,對於經濟政策制定,一國乃至全球經濟運行, 所產生的重大影響。

您已閱讀16%(593字),剩餘84%(3154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