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成長」風向之下,宏觀經濟的逆週期調節力度加大。2019年開年,除央行全面降準外,財政政策方面減稅和基建也開始發力。同時,爲了提振民營經濟的投資,關於PPP的監管在也開始逐漸放鬆,各地的PPP項目回暖。PPP的政策在過去幾年經歷了「鼓勵—叫停—重啓」三階段過「過山車式」的變化,很多地方政府和民營企業也因此經歷了明顯的債務膨脹週期。由於PPP在操作過程中被嚴重異化,並沒有實現之前政府「移槓桿」和提高資金使用效率的目標。
那麼,PPP模式爲什麼會在操作過程中被異化?異化的原因到底有哪些?新一輪刺激政策如何避免重蹈覆轍?對這些問題的反思,可爲PPP未來長期的改革和發展提供有價值的參考。
PPP項目需減量增質
您已閱讀12%(303字),剩餘88%(2300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