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40年

自由主義的五場戰役

許章潤:自英國革命開啓世界現代文明,自由主義歷經「古今之變」、「海陸之爭」與兩次「文野之別」,而第五次戰役,正發生於此刻的中國。

【編者按】本文系清華大學法學院許章潤教授爲紀念中國自1978年開啓的「改革開放」所作三篇論文系列的第二篇。第一篇爲《低頭致意,天地無邊》

現代早期以還,地中海文明一馬當先,大西洋文明繼起,再第次擴張至太平洋文明體系,終於將全球裹挾一體,造成了這一叫做「世界體系」的現代秩序框架。其中,僅就「二戰」以來全球秩序觀察,其之依然未脫雅爾達體系,纏繞於霸權秩序與條約秩序,說明世界體系一旦形成,非時代根本有變,否則不足言變。凡此秩序體系,歷經三、四百年,漸次砥礪成型,全球伸展,遂爲典範,伴隨著世界性文明大轉型而來,框含起現代世界及其政經安排。它不僅意味著一整套現代文明及其生活方式,特別是全新的政經安排,而且,也是一種文明典範,構成了現代世界的義理結構,鋪展出文明論意義上的全球景觀,從而,形成了具有全球同構性的世界歷史發展脈絡及其核心治理結構。晚近三、四個世紀裏,籠統全球文明走向與政經實踐的,其基本框架,其結果形態,即此世界體系也。

您已閱讀4%(415字),剩餘96%(10259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