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本文系清華大學法學院許章潤教授爲紀念中國自1978年開啓的「改革開放」所作三篇論文系列的第一篇,餘下兩篇將陸續發表。
1980年代以還,中國重啓大轉型進程,歷三十五年而未止,實爲整個近代中國已然超逾一個半世紀文明大轉型的有機組成部分。換言之,此番大轉型,作爲近代中國大轉型的第三波,在「抗戰」爆發導致常態轉型進程中斷四十年之後,終與前此兩波大轉型接眚,而前赴後繼,連綴構成了「現代中國」第次成長的完整歷史。其之起伏跌宕,慘烈異常,而風華無邊,以「改革開放」籠統,真切得很,得體得很,要命得很。也就因此,所謂「改革開放」是並且只是在這一意義上措辭,並非等同於一般的行政調整與吏治整飭,更非「部委行業重組」一類操作層面。具體而言,第三波「改革開放」起自1978年12月「三中全會」,下迄2013年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其間輾轉,考其心態,審其章法,實以「向後倒退向前進」的方式,順應這一轉型大勢,而致力於推進經濟發展、社會進步和有限政治開放,爲這個叫做「現代中國」的龐大實體接生。從而,終究而言,意在改天換地,而勢必撼天動地,未幾席天幕地,終究感天動地。
您已閱讀5%(480字),剩餘95%(9730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