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貿易戰

中國也想製造機器和工具

格里利:從關稅清單看,白宮意識到中國有意向價值鏈上方移動。10%的關稅也許不是保護美國相關行業的正確方法,但是假裝中國沒有計劃也不是。

經濟學家喜歡談論製造業的「價值鏈」。有些事情,比如縫製襯衫,不需要大量的資金、教育或專業技能。在鏈條的另一端,你有飛機,需要大量的工廠和訓練有素的高薪勞動力。2001年與中國貿易正常化的最初論點是,中國可以佔據價值鏈上的低端環節,而較發達的國家可以佔據略高一些的環節。

實際情況基本上就是這麼演變的。從經濟和政治角度來看,後果都是災難性的,但中國確實按照設想,讓美國完全擺脫了價值鏈的底層環節。例如,美國服裝業在10年左右時間裏基本消失。但是,價值鏈的邏輯存在另一個缺陷:最初的論點認爲發達經濟體可以不斷向上方移動,而中國將繼續樂於堅守底層。

中國並不樂於在底層徘徊。

您已閱讀14%(282字),剩餘86%(1690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