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
中國如何破解債務困局?

沃爾夫:在全球金融危機後為刺激經濟成長,中國債務總額飆升至GDP的三倍,這會在中國引發一場危機嗎?

「如果某件事無法永遠維持下去,它就會停下來。」赫伯特•斯坦因(Herbert Stein)這句話告訴我們,債務成長無法永遠超過經濟成長。斯坦因曾是理查•尼克森(Richard Nixon)和傑拉德•福特(Gerald Ford)任內的白宮經濟顧問委員會(Council of Economic Advisers)主席。

這一準則也將適用於中國。只是我們不知道,中國債務的高速成長將在何時、以什麼樣的方式停下來?是早是晚?好對付還是毀滅性的?中國龐大國內債務的「可管理性」(manageability)將事關重大,不只是對中國而言,對其他許多經濟體也是如此——它們的出口依賴中國。

我們還無法知道中國的債務激增將如何收場,但我們知道它是如何開始的。觸發它的是全球金融危機。從2004年初到2008年底,中國的債務總額穩定在國內生產毛額(GDP)的170%至180%之間,高於其他新興國家,但沒有高出太多,這一水準貌似是可管理的。

您已閱讀10%(412字),剩餘90%(3671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