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終於成爲中國經濟中最重要的需求推動因素。這是人們期待已久的、令人滿意的調整。這有望使中國擺脫對低效的債務驅動型投資的過度依賴。但中國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隨著這一轉型的完成,中國將需要管理突出的壞賬問題。但調整已然開始。
2007年,時任中國總理溫家寶正確地提出,「中國經濟存在著巨大問題,依然是不穩定、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的結構性的問題」。那一年,國民儲蓄總額相對國內生產毛額(GDP)的比例爲50%,高於2000年的37%。鉅額儲蓄爲中國高達GDP的41%的國內投資提供了資金,幫助實現了佔GDP 9%的經常賬戶盈餘。
接著,全球金融危機爆發了。中國當局迅速意識到,經常賬戶盈餘已變得不可持續。在短期內,避免經濟衰退的唯一途徑是進一步擴大投資。2011年,中國的總投資達到GDP的48%,經常賬戶盈餘降至GDP的2%。但國民儲蓄仍爲GDP的50%。(參見圖表)。
您已閱讀22%(383字),剩餘78%(1390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