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T商學院

該不該關閉商學院?

如今很多大學資金捉襟見肘,而成功的商學院爲所在大學創造了可觀的收入,那麼商學院的存在究竟是好是壞?

8年前,當馬丁•帕克(Martin Parker)教授加入華威商學院(WBS)時,他被這裏的建築佈局震撼到了。優雅的「範現代派」建築與整個大學破舊的環境形成了鮮明對比,前門入口背對著校園其他建築。而後門,他說,需要密碼才能進入。

帕克教授表示,類似的建築佈局在英國多數大學的附屬商學院已成慣例,他現在講授組織研究的布里斯托大學(University of Bristol)管理學系也是如此。他說的沒錯:商學院通常處於一個與所在院校截然不同的物理世界。

他表示,這種習慣——爲了教授當代資本主義而建造高大上的獨立建築來突出效率和信心——不僅是對精英地位和教學目的的一種高調暗喻,還是一種嘗試,即試圖扮作成功的企業並像後者一樣行事,而不是作一家純粹的學術機構。

您已閱讀14%(326字),剩餘86%(2001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