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人造肉

Fake meat’s brand identity is too squishy
「人造肉」如何打開市場?


加普:從減少資源消耗,到降低溫室氣體排放,各種肉類替代品有不少優點,但問題是如何打動口味挑剔的消費者?

Meat is Murder was the second album by The Smiths in 1985, when menus were simpler. These days, meat is muddled — the hamburger in a supermarket aisle or the chicken nugget in a fast-food restaurant may have come from an animal, be made of fungal protein, or soon be grown in a laboratory.

《食肉就是謀殺》(Meat is Murder)是史密斯樂團(The Smiths)在1985年發行的第二張專輯,當時菜單比較簡單。如今,肉類的涵義有點模糊——超市貨架上的漢堡或速食店的雞塊或者來自動物,或者由真菌蛋白製成,或者不久之後在實驗室裏種植出來。

您已閱讀6%(417字),剩餘94%(6544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約翰•加普

約翰·加普(John Gapper)是英國《金融時報》副主編、首席產業評論員。他的專欄每週四會出現在英國《金融時報》的評論版。加普從1987年開始就在英國《金融時報》工作,報導勞資關係、銀行和媒體。他曾經寫過一本書,叫做《閃閃發亮的騙局》(All That Glitters),講的是霸菱銀行1995年倒閉的內幕。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