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EU)是全球最大經濟體。這裏是世界許多最成功企業的所在地。它也會出現政治緊張和經濟危機,但這裏的民主制度強健,社會穩定。而且,歐盟在維護基於規則的全球治理體系方面具有非常重大的利益。那麼歐盟的全球影響力爲何如此之小?
原因主要不是人們有時比喻的「缺乏一個單一的電話號碼」。更深層次的問題是一種永久依賴狀態:在能源供應上依賴俄羅斯;在防務上依賴美國;在吸收歐盟的經常賬戶盈餘上依賴世界其他地區。
2006年,既是歐盟成員國、又是北約(Nato)成員國的多數國家承諾將國防預算提升至國內生產毛額(GDP)的2%。但只有4個國家有資格宣稱已達到或接近達到這一目標——英國、波蘭、希臘和愛沙尼亞。法國差得不算太大,但德國去年的國防支出僅爲其GDP的1.24%。德國媒體充斥著有關德國聯邦國防軍(Bundeswehr)裝備陳舊不堪的報導。德國的「狂風」(Tornado)戰機被認爲不再適合北約的任務。如果想增加國防開支,德國確實有能力這樣做。但是,自我施加的永久運行財政盈餘的規則,加上最近剛剛組成的大聯盟政府的非國防支出重點,封殺了這一方案。
您已閱讀35%(468字),剩餘65%(886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