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全球貿易

歐洲和中國應共同反對貿易保護主義

劉曉明:在貿易保護主義「寒風」面前,中英、中歐應攜手並肩,高舉開放、合作旗幟,堅決捍衛國際貿易體系。

最近美國政府出臺多項貿易保護主義舉措,這些舉動十分危險,可能挑起貿易戰並阻礙全球經濟成長。世界正站在十字路口,是選擇合作,還是選擇對抗?我認爲,值此關鍵時刻,國際社會應該團結一致,堅定捍衛國際貿易體系。

要堅持以世貿組織爲核心的國際貿易體系。爲建立開放、公正、公平的國際貿易體系,國際社會圍繞削減貿易壁壘進行了9輪多邊談判,終於在1995年成立世界貿易組織。目前世貿組織已發展成爲擁有164個成員、佔全球貿易量95%以上的國際貿易主平臺。20多年來,全球關稅水準大幅降低,國際貨物貿易成長了四倍。貿易促進了世界經濟成長,貿易自由化也成爲國際社會共識。雖然世貿組織仍面臨不少新挑戰,但我相信,通過不斷改革與完善,世貿組織將繼續保持其多邊貿易體系核心的地位。

要警惕保護主義給人類社會帶來的災難。自從有國際貿易以來,保護主義的幽靈就一直時隱時現。1930年,當時美國政府爲保護本國相關產業和就業、增加政府收入,執意通過提高進口貨物關稅的《斯姆特-霍利關稅法案》,結果引發全球報復性行動,1933年美國GDP比1929年下降45%,貿易佔GDP的比重從11.0%下降至6.6%,世界經濟經濟大蕭條進一步加深。歷史是一面鏡子。上週,美國政府再次宣佈出臺對華新貿易保護主義舉措,美國股市市值一天內蒸發超1兆美元,歐洲、亞洲股市均遭波及。歷史和現實一再提醒我們,發動貿易戰損人不利己。

您已閱讀55%(583字),剩餘45%(479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