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2號中午,北京時間凌晨兩點左右,美國總統川普在白宮宣佈,依據「301調查」結果,美國政府將每年向600億美元中國商品徵收懲罰性關稅,並在某些產業上限制中國。川普在白宮簽字前對媒體說,涉及徵稅的中國商品規模可達600億美元。更令人憂慮的是,川普邊簽署貿易備忘錄邊說,「這只是開始(This is the first of many)。」
美國總統開打貿易戰,迅速衝擊敏感的金融市場,包括道瓊斯指數在內的全球主要經濟體股指連續兩天大幅跳水,數以兆美元計的財富蒸發。有觀察人士認爲,兩國已處於新冷戰的前夜。已故的撒切爾夫人是冷戰的親歷者,她有一句名言這回被撿過來用:不可能的事情經常發生,你最好有所準備。雙方如果不能及時有效理性地管控分歧,市場各方的恐懼、猜疑不斷擴大,不確定性風險瀰漫開來,系統性風險係數持續攀升,就會變得越來越麻煩。
學界人士普遍對這場冒失的交惡深表示擔心。近年來持續專注研究日本戰後經濟問題的FT中文網徐瑾女士在社群媒體說,遙想日本當年舉國對抗美國,結果是一億種懺悔,最後有人將問題歸結于軍部之類少數鷹派人物是說不過去的。我明白她擔心的是「義和團式」的經濟民粹主義沉渣泛起。網上果然有人叫囂說要拋美國國債,有人說要控制赴美留學人數,還有專業人士說要「打飛機」,各種意見不一而足。過把嘴癮很容易,一旦打起來可就不那麼簡單。深入研讀日本在日美貿易戰和貨幣戰後戰敗後的那段歷史(其損失超過了二戰戰敗的損失),你就理解理性的經濟學人爲什麼對此憂心忡忡了。
您已閱讀29%(636字),剩餘71%(1575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