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來自美國的飲料空瓶,隨著其他垃圾一起在天津口岸登陸,在河北被熔化再造成塑膠顆粒,隨後運往浙江某個作坊製成打火機殼,再在江蘇的工廠裏被組裝成打火機,最後裝船從上海送往歐洲零售——科普部落格地球知識局這樣描繪一件典型「洋垃圾」的環球旅程。事實上,除了塑膠外殼,這隻打火機的金屬部件很大可能同樣由進口的廢金屬再生製成。
但從2018年1月1日起,這樣一套順暢運轉了幾十年的體系面臨重塑:在這一天,中國對於洋垃圾的進口禁令正式生效。這份禁令覆蓋4類24種固體廢物,包括來自生活垃圾的廢塑膠、未經分揀的廢紙和廢紡織原料等。至於禁止進口的原因,檔案明確指出,「洋垃圾非法入境問題屢禁不絕,嚴重危害人民羣衆身體健康和我國生態環境安全。」
這只是一個開端,到2019年底前,中國還將逐步停止進口所有國內資源可以替代的固體廢物。顯然,中國政府對於洋垃圾的基本態度發生了轉變。
您已閱讀13%(377字),剩餘87%(2610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