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假期,讀到一則微網誌:「春節是一個記憶場,它是關於少年和成長延時播出的錄像帶,通過一張張發福的臉傳遞舊日的嬉笑怒罵。」讀罷,頗有同感。每年春節回到家鄉,親朋相聚,是不變的主題;而各種舊日故事,常在聚會中重複播放。
最讓人回到少年情景的,是同學聚會。這幾年WeChat朋友圈出現,使許多失去音訊多年、散佈國內外的少兒同學,通過這個平臺得以重聚,平時在羣裏互動,而在春節等節假日,則相約見面。相隔多年,有的已認不出來,有的已叫不上名字,但三言兩語,每個人臉上被歲月烤蝕的痕跡便全然褪去,煥發出來的是曾經的青春與稚氣,於是彼此嘻鬧,無拘無束,時光回到幾十年前。
同學聚會,於我而言,主要是一批1961年出生的人的相聚。關於1961年,我腦海中自然沒有親身體驗的記存,只是從小父母便告訴我,那年頭,喫不飽,餓死人,我生下來就是先天不足營養不良。後來我在課堂和書本中知道,1959年~1961年,中國史稱「三年困難時期」,原因是連續三年自然災害,加上中蘇關係破裂,「蘇修」逼中國還債。
您已閱讀20%(432字),剩餘80%(1767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