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藝述東西

藝術行業怎麼用「區塊鏈」?

馬繼東:文交所、藝術品電商和拍賣行對區塊鏈的態度既躍躍欲試,又瞻前顧後。區塊鏈應對的利弊在哪裏?

最近,不少金融投資人士熱衷於談Blockchain(區塊鏈),談數位幣,談行業顛覆,不論公共場合還是私下飯局,彷彿不談就有落伍之勢,彷彿任何一個項目只要跟「區塊鏈」掛上鉤,都能搖身一變成爲指日可期的金饃饃。

身邊一些文交所、藝術品電商和拍賣行老闆,對區塊鏈的態度也頗爲曖昧,既躍躍欲試,又瞻前顧後;而極個別已經打出區塊鏈招牌準備引資擴張的藝術機構,背後又無實質性項目支撐,難免有瞞騙之嫌。鑑於此,有關區塊鏈在藝術行業的應用前景,我打算談幾點不太成熟的看法。

先簡單說說區塊鏈的核心本質:DLT,即加密的分佈式記賬技術。作爲網路迭代性技術,區塊鏈之所以獲得空前熱度,主要是過去一年比特幣價格暴漲所致,令更多投資人開始關注比特幣的底層技術和應用場景。

您已閱讀10%(323字),剩餘90%(2971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藝述東西

馬繼東,《藝術商業》雜誌及藝商傳媒公司創辦人,中央財經大學國家文化創新研究中心特聘專家,爲多家藝術網站、拍賣行、電視欄目及電商平臺提供顧問諮詢服務。曾任文化部《藝術市場》雜誌社副社長。《藝述東西》將以通俗視角解讀瞬息萬變的藝術品行業,發掘東西方世界藝術大事件背後的商業力量,推薦影響現代人生活方式的趣味收藏。本專欄兩週一篇,週二出版。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