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2017年度報導

2017:中國民營資本全面落地藝術行業

馬繼東:越來越多民營資本將藝術品作爲企業投資、風險轉移的資產配置手段,並倒逼中國藝術品市場升級轉型。

距離2017年收關只剩兩個星期的時間節點,中國近代書畫家齊白石作品《山水十二條屏》在北京保利夜場拍賣會以約合1.42億美元的成交價,闖入全球藝術品「一億美元俱樂部」,成爲迄今爲止唯一上榜的亞洲藝術家。

在此之前,該俱樂部共有33件繪畫作品和2件雕塑作品(納入CPI和通膨率調整計算,下同),藝術家成員諸如倫勃朗、莫奈、梵高、塞尚、高更、克林姆特、畢加索、德庫寧、波洛克、羅斯科等,星光熠熠,無一例外都是西方美術史的座標人物,也是半個世紀以來縱橫歐美藝術品市場的強勢貨幣。至於上個月纔剛剛被中東買家以4.5億美元俘獲的《救世主》,空降俱樂部頭把交椅的達芬奇,更凸顯文藝復興巨匠在世界範圍內的影響力。

一億美元倶樂部

您已閱讀7%(303字),剩餘93%(3897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藝述東西

馬繼東,《藝術商業》雜誌及藝商傳媒公司創辦人,中央財經大學國家文化創新研究中心特聘專家,爲多家藝術網站、拍賣行、電視欄目及電商平臺提供顧問諮詢服務。曾任文化部《藝術市場》雜誌社副社長。《藝述東西》將以通俗視角解讀瞬息萬變的藝術品行業,發掘東西方世界藝術大事件背後的商業力量,推薦影響現代人生活方式的趣味收藏。本專欄兩週一篇,週二出版。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