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教育

我是怎麼學習愛上廢話的?

凱拉韋:在漫長的記者生涯裏,我一直在跟「廢話」搏鬥,然而在擔任實習教師一學期後,我對語言的使用更寬容了。

由於我不再是英國《金融時報》的首席「廢話」記者,我今年不能做以往每年這個時候都會做的一件事:爲過去12個月中講廢話登峯造極的商界人士頒發「金廢話獎」(Golden Flannel awards)。

然而,我還是舊習難改。在辭舊迎新之際,我仍忍不住打開了那個老舊的廢話收集箱。2017年還真有不少可以拿出來曬一曬的胡言亂語呢。

福特(Ford)把裁員稱爲「人員效率行動」 (people efficiency actions)。在LinkedIn(LinkedIn)的網站上,有人用「跳躍前進」(bounce forward)替代了「前進」(go forward)。最誇張的是,一份公關公司的郵件在結束語中用了一個高大上的動詞,「我們早上再語音。」(Let's voice in the morning)。看著這些廢話,我時而嘆氣,時而捧腹,我在想,在我離開的這段時間,雷人「驚句」還是層出不窮。

您已閱讀15%(389字),剩餘85%(2237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