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數據

你會捐獻數據嗎?

桑希爾:英國一份獨立報告設想,由政府與獨立機構合作,成立分享公共和民營部門數據的半官方機制,爲集體利益服務。

有句老話說,科學家寧願與人共用牙刷,也不願意分享數據。但如果要充分利用這場革命,我們就必須設想更開放和更衛生的數據分享形式。

數據正成爲21世紀經濟最重要的資產之一。大量人工和機器生成的數據,加上越來越強大的電腦和聰明演算法,正爲人工智慧系統提供原料並有望顯著提高生產率。一個國家以安全和創造性的方式利用數據的能力,將在越來越大程度上決定其成功。是時候讓制度創新鼓勵這一進程。

目前,環太平洋的公司(從美國西海岸到中國東部沿海地區)超越科技行業其他公司。谷歌(Google)、亞馬遜(Amazon)、阿里巴巴(Alibaba)和騰訊(Tencent)正收集數據並以創新的方式利用數據,讓多數消費者感到驚喜,也讓一些公民對企業權力集中和私隱被削弱感到擔憂。

您已閱讀20%(324字),剩餘80%(1271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