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對話

張兢兢:中國亟需監管海外投資的環境和社會影響

相比指引和鼓勵,律師張兢兢認爲中國政府和立法機關更應該做好監管和追責,爲海外投資設置堅固的法律底線。

伴隨著「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中國連年成長的海外經濟活動更加引人關注。僅在拉丁美洲,中國直接投資就已超過1100億美元,在巴西等國的外商直接投資額與美國和西班牙不相上下。

隨著哥倫比亞結束長達半個世紀的內戰迎來和平,這座南美第三大產油國亦有可能躋身巴西、祕魯、墨西哥、阿根廷之列,成爲中國油氣企業追逐的新目標。

越來越多的批評家認爲,礦產等大宗產品爲主導的貿易合作無法幫助拉丁美洲實現可持續發展。而由於環境和社會意識的薄弱,中國企業與海外東道國社區的互動屢屢遭遇挫折。儘管近年來不同政府部門先後發佈多種關於提升海外經濟活動環境社會表現的指導性政策檔案,中國企業的國際形象並未得到改變。

您已閱讀4%(290字),剩餘96%(6262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