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T大視野
非洲:中國雄心的試驗場

西方國家紛紛放棄非洲之際,中非關係正在改變非洲大陸的商業和政治重心。外界往往容易忽視,非洲在中國擴張國際影響力進程中所扮演的角色。

在肯亞北部海岸的帕泰島(Pate Island)上,有一些膚色較淺、有著中國人相貌特徵的非洲人,那裏還有古代中國瓷器的碎片,甚至還有一個名爲「新尚加」(New Shanga)的地方。這些似乎都印證了當地的一個故事,15世紀的中國探險家鄭和的船隊中遭遇事故的水手們在這個島上定居下來,比哥倫布(Columbus)登上美國土地要早很多年。

不管在肯亞是否存在這位中國偉大航海家的船員的後裔,有記錄顯示,500多年前,曾有大型船隻抵達非洲東海岸,用中國的珍寶交換了象牙、鴕鳥和斑馬等異域奇珍。實際上,中非交往可能有著悠久的歷史,上世紀60年代在毛澤東的領導下,通過反殖民團結和工程建設,中非關係得以鞏固,特別是長達1860公里的連接尚比亞與坦尚尼亞海岸的坦贊鐵路。

然而,過去15年,中國國有企業、政治領導人、外交人士和企業家與非洲接觸的程度,讓之前中非幾百年的關係相形見絀。

您已閱讀8%(385字),剩餘92%(4503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