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前,俄羅斯發射斯普特尼克號(Sputnik)人造衛星,震驚了世界。當時唐納•川普(Donald Trump)才11歲。俄羅斯如此炫耀技術優勢,刺激美國在科技上比蘇聯作出更大投入,最終給世人帶來網路和全球定位系統(GPS)。相比之下,眼下的斯普特尼克時刻似乎繞開了這位71歲的美國總統。中國公開計劃到2030年主導人工智慧(AI)領域,而忙著在Twitter上發文的川普似乎沒有留意。
然而,中國在AI方面的雄心對美國安全構成的長期威脅,超過北韓核擴張帶來的威脅。平壤方面知道,如果它亂來,它肯定會遭遇覆滅;這一點很可能使它有所收斂。中國超越美國的目標沒有明顯的障礙。俄羅斯總統弗拉迪米爾•普丁(Vladimir Putin)最近表示:「無論是誰,成爲(AI行業)領導人,就將成爲世界的統治者。」先前,中國宣佈有意到2020年趕上美國,到2025年超越美國,並在五年後主導全球AI行業。美國領先技術專家認爲,中國的雄心是可信的。「停一下,」谷歌(Google)執行長艾裏克•史密特(Eric Schmidt)上週表示,「這是中國政府說的。」
與當年的斯普特尼克號不同,中國沒有哪項單一行動可能讓美方感受到真切的威脅。但對於關心此事的人來說,趨勢線觸目驚心。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把確立中國在AI行業的優勢公開列爲一個戰略目標。川普對美國的雄心隻字不提。但他的預算提案說明了很多問題。他希望把美國在「智慧系統」上的公共支出削減11%,把聯邦總研發支出削減近五分之一。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的預算也會縮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