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

FT社評:中國放寬外資參與金融業限制值得歡迎

中國放寬對金融機構外資所有許可權制可以促進專業精神,加強與外部世界的聯繫,併爲境外機構提供一些真正的機會。

中國有句老話:來而不往非禮也。美國總統唐納•川普(Donald Trump)上週訪華時說了很多好話,一度把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形容爲一個「非常特別的人」。因此,在一個層面上,北京方面在上週五川普離開中國幾小時後宣佈的一項金融市場自由化舉措,可能被解讀爲一種回報。

但這類象徵意義是中國放寬對金融服務企業外資所有許可權制最不重要的方面。根據這一宣佈,外資公司將被允許在其與中國證券公司和壽險公司的合資企業中持有多數股權。此外,根據中國國務院的一份聲明,外資銀行在中資銀行和資產管理公司的持股上限將被取消。

這一舉措在兩個方面十分重要。自2001年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以來,此舉(完整的實施時間表仍有待公佈)是中國在金融服務業最大的自由化舉措之一。迄今中國在一系列行業利用合資要求和所有權上限來保護本土公司免受競爭,並且誘使外資企業分享技術和專長。

您已閱讀35%(376字),剩餘65%(708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