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降準

降準促中國股市上臺階

胡月曉:在降準帶來的市場利率下行趨勢下,股市將會對企業效益普遍回升的格局做出估值確認,估值中樞將提高。

國慶節前中國央行出臺定向降準政策,這是繼2016年3月中國央行普遍降准以來,時隔1年半後的首次降準。

受匯率預期制約,中國過去的準備金頻繁調整常態早已不再。過去一直不降準的最大阻礙來自匯率,央行怕加大貶值的預期壓力,從而外儲管理壓力加大。然而9月份後風向突變,人民幣貶值預期變成了升值預期,匯率維穩方向的改變打開了降準的空間。另一方面,中國M2的平穩,靠的是統計範圍的擴大(突破準貨幣的WB和IMF等傳統範疇,以致中國M2和資產價格掛起鉤來,房產興衰直接影響M2)和令人難以理解的貨幣乘數擴張。當匯率調節的風向改變後,M2又因房產控制原因持續下降,使得當局不得不出手降準。

筆者認爲,此次調整力度顯著超越了市場預期。首先,納入優惠準備金率的資產範圍擴大,本次降准將優惠領域擴大,並重新界定範圍爲普惠金融。其次,本次定向降準分二擋,第一檔的門款較低,實際上具有普降性質。第三,優惠適用對象擴大,國有大行業也可適用定向降準政策。原先的差別準備金利率政策,並不是每次都將國有商業銀行包含在內,股份制商業銀行業也被區別對待。

您已閱讀29%(456字),剩餘71%(1126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