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樂高

樂高的破綻

陳歆磊、楊凱涵:樂高的品牌價值和用戶價值之間存在著根本性錯配,合理的選擇是租賃模式,但這也不是坦途。

9月5日,因爲營收出現近10年來的首次下滑,樂高宣佈全球裁員8%,以簡化其業務模式。營收下降主要來自美國和歐洲部分國家,中國依然保持兩位數的成長。訊息披露之後,另一家知名玩具公司反斗城也聲稱,因爲無法償還明年到期的一筆債務而有可能破產。在電商的衝擊下,反斗城的實體店今年已經關閉了12家,負債累計高達50億美元。兩傢俬人玩具公司負面訊息的曝光,導致美泰和孩之寶等上市公司的股價出現大幅波動。

市場普遍認爲,玩具和傳統制造業一樣,正在經歷數位化的衝擊:孩子們越來越多的時間花在網絡遊戲上。這樣說,當然有道理。但是,如果是這樣的話,不能解釋爲什麼樂高在中國市場會有兩位數的成長,而中國恰恰是全球第一大網絡遊戲市場。

樂高官方曾經透露,佔樂高銷售額80%的市場所擁有的兒童數量僅佔全球兒童總數的20%。也就是說,擁有超過2億兒童的中國市場僅佔樂高全球市場份額很小的一部分,中國市場的兩位數成長不能抵消歐美市場的大幅萎縮。因此,未來中國市場的成長對樂高至關重要,但遺憾的是,樂高中國的成長雖然看上去相當強勁,但卻很有可能是風光一時。

您已閱讀11%(460字),剩餘89%(3542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