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中國經濟

擔保圈風險與大數據之道

劉新海:被稱爲「信貸之癌」的擔保圈風險緣何頻發?又爲何容易發生在實體經濟發達、民營經濟活躍的地區?

近段時間,擔保圈的風險問題再度引起社會的關注。2017年4月針對山東、遼寧等地出現的企業擔保圈貸款風險事件,銀監會辦公廳下發了《關於進一步排查企業互聯互保貸款風險隱患的通知》(下稱「52號文」),要求各銀監局立即對企業擔保圈貸款風險進行專項排查,摸清風險底數,並由當地政府領頭,多方參與,對風險進行統籌分類處置。

從珠三角,到長三角,再到目前的環渤海三角經濟帶,爲什麼被稱爲信貸之癌的擔保圈風險總是不斷出現,而且容易發生在實體經濟發達,民營經濟活躍的地區?

何謂擔保圈風險

您已閱讀7%(234字),剩餘93%(3185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