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去世的肯尼斯•阿羅(Kenneth Arrow)是一位經濟學巨擘。他對經濟學的貢獻始於近70年前,直至生命盡頭依然活躍在經濟學領域。例如,他與托馬斯•皮凱蒂(Thomas Piketty)就後者的不平等觀點展開辯論,主張我們應該更關注消費上的不平等,而非收入和財富上的不平等。
1972年,他被授予諾貝兒經濟學獎,當時他51歲,是(迄今爲止)這一獎項最年輕的得主。《華盛頓郵報》(Washington Post)在訃告中引用諾貝兒獎獲得者、博弈學家羅伯特•奧曼(Robert Aumann)的話說,「在20世紀後半葉,(阿羅對經濟學理論的)影響絕對超過其他任何人」。
要明白爲何這不是誇張,想想阿羅在剛剛30歲的時候做出的兩個影響深遠的貢獻吧:一個是著名的關於集體選擇的「阿羅不可能定理」(Arrow's impossibility theorem),另一個是關於所有市場同時實現供需均衡的「一般均衡」條件。這兩大貢獻不僅本身見解卓越,而且還開啓了至今仍未窮盡的經濟學研究。
您已閱讀24%(437字),剩餘76%(1361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