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中國經濟

川普新政:回得去的「蘋果」,找不回的「工作」

孫玉濤:川普是商人總統,理應更善於算經濟賬。在全球價值鏈競爭中,中美的挑戰並不是在哪製造,而是誰創造價值和利潤。

2017年2月,唐納•川普(Donald Trump)新政滿月。

這位承諾要「讓美國再次偉大」(Make America Great Again)的總統,讓美國退出了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PP),準備了修建邊境牆、擬徵收邊境稅、重談北美自由貿易協定(NAFTA)等新政,同時也遭遇了「禁穆令」被禁、開除臨時司法部長、國家安全顧問被迫離職、記者會頻頻怒懟記者……。實際上,川普和他的經濟團隊所做的這一切都是想爲美國勞工階層找回工作。

2017年2月4日英國《金融時報》首席經濟評論員沃爾夫在《川普的狠話帶不來「好工作」》)一文中指出,美國製造業就業持續下滑的主因是需求疲軟,NAFTA或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的影響非常有限,貿易保護主義並不能給製造業帶來「好工作」。

您已閱讀10%(339字),剩餘90%(3106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