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芬頓郵報

阿里安娜•赫芬頓的睡眠革命

庫柏:赫芬頓善於把握時代大勢中的商機。在《赫芬頓郵報》的成功之後,她創立了健康公司,「出售」睡眠。

我第一眼看到阿里安娜•赫芬頓(Arianna Huffington)時,一名年輕的助理正站在她身邊舉著一隻小型手電筒,使自己的老闆在光線很暗的房間中仍然可以作筆記。赫芬頓正在修改她將在約翰尼斯堡的「發現領導力峯會」(Discovery Leadership Summit)上發表的演講稿,主要內容是關於睡眠(有益)和智慧型手機(不那麼有益)。睡眠是她開拓的新商業領域。這相對於打造傳媒公司《赫芬頓郵報》(The Huffington Post)而言似乎是一個很大的跳躍,但這當中有模式可循。赫芬頓的卓越才能在於把握時代特徵,並將其貨幣化。

在她開口說話的那一刻,她的希臘口音會嚇你一跳。你永遠也猜不到,16歲的赫芬頓離開雅典的小公寓來到英國已經是半個世紀以前的事。(她後來又從英國到美國。)她對參會人士說,「這個口音曾是我生活的苦惱之源,直到有一天我遇見了亨利•季辛吉(Henry Kissinger),他對我說,『你永遠不會低估完全不可理解在美國公共生活中所能產生的影響。』”

但當我們隨後一起坐下聊天——在我抵抗住了她讓我談論自己而不是她的富有魅力的嘗試後——赫芬頓解釋稱身爲希臘人其實是一種商業優勢。「也許作爲一個外來者,我對於打破常規毫無壓力。我絲毫都不固守現有的做事方式。」

您已閱讀25%(538字),剩餘75%(1611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