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中國市場

中國應對外資「改善伙食」

加普:打算在華收購的外國公司面臨「四菜一湯」式的寒酸招待,而中資在海外獲得「宴會」待遇。這不可持續。

四菜一湯,沒有酒水。這是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2012年考察河北省時喫過的帶有象徵意義的一餐,是他領導的反腐運動的一部分。他的舉動表明不應大喫大喝。

希望在中國收購企業的外國公司面臨著類似的嚴格餐飲限制。菜單上的菜餚種類很少,而且很難下嚥。這與中國歐盟商會(European Union Chamber of Commerce)主席約爾格•伍德克(Joerg Wuttke)所說的中資在海外獲得的「宴會」待遇大不一樣。

如今,德國可能正叫停宴會或撤下一些菜餚。本週,德國撤回其對中國投資基金——福建宏芯基金(FGC)以6.70億歐元收購德國晶片設備製造商愛思強(Aixtron)的批准。再加上監管部門推遲中國化工(ChemChina)擬議的440億美元收購瑞士先正達(Syngenta)的交易,這暗示,歐洲正再次審視這份賬單。

您已閱讀20%(359字),剩餘80%(1438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約翰•加普

約翰·加普(John Gapper)是英國《金融時報》副主編、首席產業評論員。他的專欄每週四會出現在英國《金融時報》的評論版。加普從1987年開始就在英國《金融時報》工作,報導勞資關係、銀行和媒體。他曾經寫過一本書,叫做《閃閃發亮的騙局》(All That Glitters),講的是霸菱銀行1995年倒閉的內幕。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