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中國經濟

產業政策大討論:呼喚嚴謹客觀研究

拋開意識形態,產業政策只是政策工具。多數發達與發展中國家都得到廣泛運用的產業政策值得中國學者認真對待。

【編者按】張維迎林毅夫產業政策之爭舉國關注,令人回想起兩年前由楊小凱追思會引發的大討論。(參見《楊小凱專題》)這場爭論不僅關於學術,也關於當下,更關於中國經濟向何處去。FT中文網近期組織專題討論,期待理性爭鳴。編輯事宜,聯繫徐瑾[email protected]

近期林毅夫、張維迎等關於產業政策的大辯論,在學術界與政策界早就爭議頗大的產業政策再一次被推上了媒體報導的風頭浪尖。

然而,產業政策雖然引發了不少社群媒體口水大戰,卻鮮少有人去認真鑽研它的定義與實踐。張維迎老師甚至將之等同於穿著馬甲的計劃經濟。筆者認爲,這個觀點忽略了世界經濟知識體系之中對這個題目數十年來的理論研究,以及過去百年來的全球產業政策的實踐積累。

您已閱讀9%(311字),剩餘91%(3230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