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正在德國巴伐利亞州度假,在享用啤酒和炸肉排的間隙,我思考起信任的本質。一家相當老式的旅館欣然接受了我們的預定,只讓我們簽了個名,就允許我們欠下快1000歐元的房費,看來預授權信用卡在巴伐利亞州毫無用武之地。我們的房間鑰匙與其他所有客人的鑰匙都放在一個櫃子裏,櫃子沒上鎖,置於一條僻靜的走廊裏。我不禁好奇:大家還需要鑰匙幹嘛?儘管如此,我們的隨身物品沒有被盜,我們離開時也付清了房款。這份信任沒有被辜負。
鑑於德國是全球最成功的經濟體之一,而巴伐利亞州又是德國經濟最成功的行政區之一,我腦子裏確實冒出了這樣一個想法:信任或許是經濟成功的祕訣之一。世界銀行(World Bank)經濟學家史蒂夫•克納克(Steve Knack)長期思考信任這件事,他曾告訴我如果以足夠廣的角度看待信任,「信任基本能解釋美國與索馬利亞人均收入的全部差距。」換句話說,沒有信任——以及它的關鍵補充,守信——經濟就不可能發展。
在一個低信任度的社會里,簡單的活動都會變得很費力。你怎麼能確定去街角商店的途中不會被搶劫?僱保鏢嗎?(這個保鏢可信嗎?)這就像把兌了水的牛奶放在上鎖的冰箱裏,再怎麼謹防都無濟於事。至於安排抵押貸款這種更復雜的事,乾脆就別想了吧。
您已閱讀26%(513字),剩餘74%(1449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