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壟斷

分享經濟時代,如何定義壟斷?

劉遠舉:分享經濟模式改變了市場博弈均衡的結果,反壟斷法的法理也受到新的挑戰,如今這種挑戰已經率先在中國出現。

分享經濟是當下全球監管的挑戰者。在中國,網約車贏得合規挑戰之後,緊接著,社會輿論又出現了反壟斷的呼聲。

對於滴滴和Uber的合併,是否構成壟斷,首先需要回答的問題是:如何劃分市場?比如,美年達,其所在的市場,到底是橙味碳酸飲料,還是碳酸飲料,還是飲料?不同的標準,推導出來的市場規模與競爭狀況截然不同。新技術發展出來的分享經濟也同樣面臨這個問題,劃分標準不同,市場規模與競爭狀況也就截然不同。

「手機招車APP」所在的市場,到底是「手機出行」市場,還是計程車市場,還是出行市場?電話預定出租車,路邊揚招能否作爲「手機招車APP」的競爭對手?

您已閱讀9%(266字),剩餘91%(2681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