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藝述東西

一場藝博會與三位投資人

馬繼東:一個偶然機會,從事展覽行業的王菁有了舉辦「青年藝博會」的想法,但「青藝博」能否成功,還需時間檢驗。

若按照聯合國教科文組織45歲的生理年齡上限規定,1970年出生的左小祖咒顯然不在「青年」行列,但並不妨礙這位素以標新立異著稱的音樂人,在6月29日這天,以《最荒唐》的演講,拉開上海地區一場以「青年」命名的年度藝術活動大幕。

即將在今夏迎來第二屆的上海青年藝術博覽會,對於當代藝術展覽雲集的中國「魔都」上海,可謂不折不扣的新面孔——去年的首次亮相,似乎並未在藝術圈烙下深刻印記。

上海企業家李偉,因爲女兒在英國東安格利亞大學讀藝術的緣故,三年前開始收藏中國當代藝術,尤其關注80後青年藝術家羣體。2015年首屆上海「青藝博」,臨近閉館才獲知訊息的他,倉促趕到現場掃貨。對於這一主打「青年」的新平臺,他的第一印象是「市場推廣有問題」。儘管感覺參展作品整體偏弱,且大多爲學院派,但專業的布展水準,也幫助他順利地挑選到幾件滿意的作品。

您已閱讀12%(361字),剩餘88%(2612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藝述東西

馬繼東,《藝術商業》雜誌及藝商傳媒公司創辦人,中央財經大學國家文化創新研究中心特聘專家,爲多家藝術網站、拍賣行、電視欄目及電商平臺提供顧問諮詢服務。曾任文化部《藝術市場》雜誌社副社長。《藝述東西》將以通俗視角解讀瞬息萬變的藝術品行業,發掘東西方世界藝術大事件背後的商業力量,推薦影響現代人生活方式的趣味收藏。本專欄兩週一篇,週二出版。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