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不斷放緩的投資(5月跌至16年最低位)迫使北京方面動員國內笨拙的國有集團,要求它們加大支出,力圖避免經濟硬著陸。
此舉對於北京方面推動全國16萬家國企更像民營部門同行的努力是一個挫折。佔中國經濟產出約五分之一的國有企業,在盈利能力方面遠遠落後於民營企業。儘管國企效率低下,但上週發佈的官方數據顯示,5月國企在固定資產投資總額中的佔比達到35.4%,這是自2011年以來的最高位。
「國企眼下有用,但不能永遠這樣下去,」麥格理證券(Macquarie Securities)常駐香港的中國經濟研究主管胡偉俊(Larry Hu)表示,「隨著回報越來越低,國有企業作爲宏觀經濟政策工具逐漸失去效用,反而變成國家的負擔。你不得不投入越來越多的信貸,才能得到同樣的效果。」
您已閱讀22%(331字),剩餘78%(1206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