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直升機撒錢

直升機撒錢的表象與本質

FT專欄作家約翰•凱:直升機撒錢的表象令人困惑,但本質是依靠短期借款融資的赤字財政。我不認爲它是個餿主意,但鑑於實際利率這麼低,更好的辦法是依靠長期借款融資的赤字財政。

「直升機撒錢」這種說法來源於美國經濟學家米爾頓•弗里德曼(Milton Friedman)構想的一個生動場景:某個央行行長將紙幣雪花般地灑向感激的民衆。近來,這個概念又被英國金融監管當局的前任主席阿代爾•特納(Adair Turner)在他的著作《債務與魔鬼之間》(Between Debt and the Devil)中推崇。它還得到了其他一些重量級人物的認同,包括債券之王比爾•葛洛斯(Bill Gross),甚至真實世界的央行行長,如美聯準(Fed)前主席班•柏南奇(Ben Bernanke)和歐洲央行(ECB)行長馬里奧•德拉吉(Mario Draghi)。

沒有人真的設想鈔票會從直升機上灑下來。他們真正的想法是,在經濟衰退時期,政府應以一種能直接刺激私人部門支出的方式擴大開支。而對政府所需資金進行融資的理想模式是發行紙幣,紙幣不用支付利息,也永遠無需償付。這是「直升機撒錢」的設想爲什麼具有吸引力的原因所在。

但當然,即便那些撿到直升機上撒下鈔票的幸運者直接走進酒吧慶祝他們的好運,酒吧老闆也會在一天營業結束時將現金存回銀行系統,最終這些鈔票將回流至央行的金庫。家家戶戶不會因爲直升機撒錢而在錢包裏多裝幾張鈔票,店鋪不會因此在它們的收銀機裏保留更多的現金,銀行也不會因此在它們的分行留存更多的紙幣。

您已閱讀41%(555字),剩餘59%(806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約翰•凱

約翰•凱(John Kay)從1995年開始爲英國《金融時報》撰寫經濟和商業的專欄。他曾經任教於倫敦商學院和牛津大學。目前他在倫敦經濟學院擔任訪問學者。他有著非常輝煌的從商經歷,曾經創辦和壯大了一家諮詢公司,然後將其轉售。約翰•凱著述甚豐,其中包括《企業成功的基礎》(Foundations of Corporate Success, 1993)、《市場的真相》(The Truth about Markets, 2003)和近期的《金融投資指南》(The Long and the Short of It: finance and investment for normally intelligent people who are not in the industry)。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