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

The younger generation changing China’s giving culture
新生代企業家改變中國慈善文化


亞洲國家政府往往自豪於家長式治理風格,對民間捐贈文化感到不自在,認爲慈善事業是一種自我放縱。就此而言,近年中國湧現出一批熱心慈善的企業家是很有趣的現象。

When Yale president Peter Salovey visited Hong Kong and Beijing in March, he found himself the beneficiary of rivalry among mainland Chinese alumni. But rather than fighting for admission, this time it was for a good cause — donating to the university.

今年3月,耶魯大學(Yale)校長彼得•沙洛維(Peter Salovey)訪問香港和北京時發現,自己成了中國內地校友間競爭的受益者。但這場一次爭奪的目標不是入學,而是爲了一個善行——向母校捐贈。

您已閱讀2%(350字),剩餘98%(15292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