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十年來,經發型師一番精心打理後,女士們總能神清氣爽,我指的不是理髮。最好的美容師——包括那些男性美容師——總能在照顧你的髮型時客串一下知心大姐。
由此我認爲,共享經濟早晚會挺進情感分享市場,並提供一些心理治療服務。倘若美甲師和蜜蠟脫毛師能充當心理治療師,Uber(Uber)司機爲何不可?他們的客戶都像坐禁閉似的,眼巴巴地等著足療結束或車行駛到目的地,除了百無聊賴地翻郵件外別無他選。對我們很多人來說,每天在通勤的路上順便做次心理調節,是再好不過的一舉多得。
王恩蔚(Sunny Wang)是上海的一名社工,她不但在工作時間幫人們排憂解難,還把自己那輛低調的別克凱越(Buick Excelle)的後座,變成了一個移動治療區。
您已閱讀24%(310字),剩餘76%(973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