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世紀90年代初我最初幾次去中國的旅程中,記得有一次在從北京機場出來的車上,我看見成百上千的工人,手中拿著不過是鐵鍁之類的工具,修一條從農村蜿蜒通往首都北京的公路。到2008年北京舉辦奧運會之時,這條路以外又多了一條高速路,中國也已成長爲全球最大建築市場。去年,中國建成了全球第二高樓:上海中心大廈(Shanghai Tower),這是一棟由豪華辦公室、名牌商店和高階酒店組成的632米的高樓。
然而,有一個關於摩天大樓落成的帶有傳說色彩的說法:建造者儀式性的最後一根大梁安裝,常常預示著經濟壞訊息開始到來,同時,爲越來越大的項目瘋狂提供貸款的信貸週期結束。事實上,隨著經濟顯著放緩,中國越來越依賴信貸創造了。中國經濟中的信貸總額與經濟規模之比正在接近260%,照目前趨勢發展下去,可能會在2020年以前超過300%。對於中國這種人均收入水準的中等收入國家來說,這樣的比例是異乎尋常的。債務的積累遲早要走向終結,一旦如此,就會對全球經濟產生重大影響。
2008年西方金融危機蔓延時,中國努力藉助大規模信貸刺激計劃將自身隔絕開來,阻止工廠倒閉和隨之而來的成百萬農民工返鄉潮。到2011年,中國經濟的成長速度達到峯值。而經濟增速的下滑先是由房地產投資減少導致,接著又是製造業投資的減少。隨後的刺激性舉措並未長久改變這一趨勢,而不變的則是房地產公司、國有企業和地方政府債務的持續積累。
您已閱讀33%(588字),剩餘67%(1176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