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正在嘗試進行的經濟轉型對新興國家乃至整個世界都將產生深遠影響。短期內,挑戰在於管控好中國經濟活動可能出現的大幅放緩帶來的溢位效應。長遠來看,挑戰在於如何讓一個金融大國融入全球經濟。然而,實際上,短期的發展變化同樣將影響長期。
印度最新的經濟調查(Economic Survey)提供了一個發人深思的危機分類法。該調查認爲,一場危機造成的外部衝擊取決於危機是否發生在具有系統重要性的國家、是否是財政或私人借債的結果,以及受影響國家的貨幣是升值還是貶值。這種分析方法與中國有什麼關係呢?答案是,中國是一個具有系統重要性的國家,而且企業債務水準高、上升迅速。這有可能導致投資驟停和貨幣快速貶值。
這種急劇放緩的前景並非完全不可能出現。企業債務最終不可持續的成長,加上需求依賴於超高投資率,共同造成了中國經濟的脆弱性。隨著經濟增速放緩至7%以下,接近國內生產毛額(GDP) 45%的投資率不再具有經濟合理性。由於接近三分之二的投資由民營部門完成,市場力量或將強行推進一輪痛苦的調整。
您已閱讀24%(437字),剩餘76%(1391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