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

低油價是經濟成長的福音嗎?

FT專欄作家哈福德:目前的低油價未必會帶來期待的經濟刺激效果,因爲美國消費者把省下的錢用來償還債務,而俄羅斯、沙烏地則在大幅削減投資及公共支出。

在許多年裏,每桶石油在100美元以上是常態,如今,布倫特(Brent)原油價格只有那個水準的三分之一左右。假設俄羅斯與沙烏地阿拉伯短時間內無法讓油價回升,每桶30美元的油價會改變世界嗎?當然,答案是肯定的。在經濟學中,一切因素都彼此關聯——對石油來說就尤其如此了。雖然大家都在談論「無重量經濟」(weightless economy),但我們的後工業化水準還沒有達到可以忽略能源成本的程度。因爲用途廣泛且易於運輸,石油仍是全球能源系統的潤滑劑。

經驗法則告訴我們,低油價雖然對地球不是好事,卻有利於經濟發展。去年,普華永道(PwC)發佈的一份報告估計,油價長期性地跌去50美元,將使英國經濟規模5年內擴張1%左右,因爲低油價給大多數行業——尤其是重工業、農業及航空業——帶來的好處將超過石油生產行業本身所遭受的損失。

這既是一般觀點也是歷史經驗。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美國歌舞昇平時期,油價始終都很便宜;70年代的石油危機伴隨著嚴重的經濟危機。90年代的繁榮通常被歸功於網路,其實油價當時很低,後來在「大衰退」前夕才飆升到了創紀錄水準。我們可以爭論油價波動的重要性,但繁榮時期與廉價石油之間的關聯並非巧合。

您已閱讀28%(499字),剩餘72%(1261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