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緣政治

石油市場「硝煙」濃

IHS副董事長尤金:地緣政治和地緣經濟正對石油市場狂轟濫炸,而油價似乎無處可藏。被解除制裁的伊朗石油重返一個供過於求的市場,將帶來新一波砲火。

地緣政治和地緣經濟正在對石油市場狂轟濫炸,而油價似乎無處可藏。

最新的砲火是在本週落下的。由於德黑蘭遵守了核協議,曾經受到制裁的伊朗石油重新進入世界市場。制裁原本預計將於3月或者4月解除,爲了在即將開始的伊朗議會選舉中增強對伊朗總統哈桑•羅哈尼(Hassan Rouhani)的支持,這一過程加快了。結果是,伊朗石油將在季節性疲軟最嚴重、且地緣經濟壓力正在上升的時期,進入一個已經供過於求的市場。

油價已經接近2003年末的水準,那時中國的經濟騰飛還未催生拉高石油和其他大宗商品價格的所謂大宗商品「超級週期」。但中國經濟年成長10%的情景已成爲過去。現在困擾石油市場的問題是,當前我們所看到的情景是中國經濟轉型——從工業導向型經濟向以消費和服務業爲導向的經濟轉變——所致,還是存在更深層的結構性問題,這些問題引起成長放緩,以及更多的市場動盪(類似於中國股市最近經歷的)。這個問題對全球經濟具有重大意義,而世界經濟更爲疲弱,就意味著在世界石油供給上升的時候,石油需求的成長會減慢。

您已閱讀27%(437字),剩餘73%(1199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