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見》一經公佈,立刻在輿論中掀起軒然大波。「意見」引來激烈討論的內容是:新建住宅要推廣街區制,原則上不再建設封閉住宅小區。已建成的住宅小區和單位大院要逐步打開,實現內部道路公共化,解決交通路網布局問題,促進土地節約利用。
首先需要說明的是,雖然尚不明朗,但檔案中提及的「封閉住宅小區」,應該並非指一般小區,而是很大程度上,指那些面積超過幾平方公里的「超級單位大院」和「超級小區」。這些超級單位大院與超級小區,隔絕出了一片又一片「孤島」,打斷主幹線,導致整座城市大量缺乏「毛細血管式」的小路,不但影響整個城市道路交通結構體系,造成交通擁堵,也窒息了街區活力。而且,小區道路公共化,首先考慮的不是車行,而是慢行系統,優先服務於步行或自行車。
應該說,此次新政的理念是先進的。有業內人士認爲,此次新政符合《馬丘比丘憲章》的理念。1933年現代建築國際會議通過了一項檔案,即後來著名的「雅典憲章」。此後,這一檔案一直是歐美高等建築教育的指針。1977年,一些城市規劃設計師聚集於利馬,以雅典憲章爲出發點進行了討論,提出了包含有若干要求和宣言的《馬丘比丘憲章》。該憲章把人、社會、自然緊密聯繫起來進行考慮,注重人文和城市空間的人性化,反映了「宜人城市」的理念。
您已閱讀19%(554字),剩餘81%(2313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