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文重讀

中國推動美國走向金融洗牌

米衛凌:美國完全憑空造出了數萬億美元來支持美國經濟,積累了兆美國國債的中國感到陷入困境,那麼,中國應該如何對沖美元風險?

【編者按】2016年將是中國經濟備受考驗之年,中國風險已經是全球關注要點。過去一兩年中,我們已經不斷強調匯率問題將是中國經濟重中之重,而近期市場波動加劇也加大學界業界對此共識。FT中文網對於這一話題持續關注,近期繼續推出《人民幣匯率》專題,力求組織不同角度討論。編輯事宜,聯繫[email protected]

兩年前中國新華社發表評論稱全球「脫美國化」的時機已經到來,它呼籲建立一個不依賴於美國的「新的全球金融體系」。對於業內人士這並不令人意外,因爲中國央行自信貸危機爆發後就一直在呼籲結束美元時代。2009年,中國央行行長周小川提出打造「一個獨立於各個國家的並能保持長期穩定的國際儲備貨幣」。他的邏輯是通過將人民幣加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特別提款權的一籃子貨幣,特別提款權可以作爲一個真正的超國家貨幣取代美元。

這是自雷曼兄弟倒閉後中國對美國營救華爾街的反應。美國完全憑空造出了新的數萬億美元來支持美國經濟。自2000年以來,積累了一兆美元美國國債的中國立刻感到陷入困境。爲了對沖美元風險,中國決定「在最短的時間內積累最大的黃金儲備」,中國知道一個古老的地緣政治事實: 誰擁有黃金,誰就制定規則。

您已閱讀19%(501字),剩餘81%(2199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