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FT共進午餐

與FT共進午餐:騰訊集團副總裁賴智明

這位分管騰訊支付基礎平臺與金融應用線業務的副總裁表示,與不斷高調攻城略地的阿里系金融業務相比,騰訊金融更注重穩健戰略,「做金融是鬥長命,要看誰活得最久」。

「可以說,(金融)是整個騰訊未來最大的機會,是下一個風口。」 在幾小杯清甜的「十四代」清酒之後,我的採訪對象,騰訊集團副總裁,支付基礎平臺與金融應用線(FIT)業務負責人賴智明神情略微凝重了些,他講話的口吻和用詞終於接近了當今中國網路行業風雲人物的典型形象。

此時,我們的午餐採訪已經開始了一個多小時。在香港金鐘的老牌日餐館「有馬日本料理」,我們已經用過了鮪魚、巖蠔和海膽刺身,服務生端上一碗看似細陽春麪的稻庭烏冬。這頓豐盛而又清淡的午餐,不太像是與一位網路金融大佬暢談未來規劃的典型場景——即便他是負責2500多萬「理財通」用戶網上理財、節日WeChat紅包單天收發峯值高達22億個的騰訊集團副總裁,即便窗外就是維多利亞港忙碌而迷人的景象。

43歲的賴智明看起來比實際年齡年輕不少。白淨的娃娃臉配上深藍色休閒亞麻西裝和窄框眼鏡,讓他顯得書生氣頗濃。其實,在2009年加入騰訊之前,他已經在美國和香港積累了8年的投行和私募基金工作經驗,還曾在北京創業3年,經營與北京奧運相關的媒體業務。

您已閱讀13%(439字),剩餘87%(2931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