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中國經濟

賣空禁令或許得不償失

FT專欄作家加普:中國並非唯一一個在股市下跌之際對自由市場原則喪失信心的國家。英美等國監管部門也曾試圖禁止市場賣空行爲,結果卻是弊大於利。

李亦非——英仕曼集團(Man Group)中國區主席——據說在被調查股市暴跌的中國官員叫走後已經去度假了(9月6日,李亦非通過微網誌回應傳聞,稱「自己只是去參加了一個行業會議」,編者注)。隨著監管部門工作人員、公司高階主管和媒體記者面對操縱和「造謠」的指控,中國希望其他各方也消停一下。

這位對沖基金高階主管的經歷,是中國政府阻止股票拋售和審查資訊的蹩腳努力的一部分。據報道,投資銀行中信證券(Citic Securities)的4名高階主管已經承認了內幕交易,而《財經》雜誌的記者王曉璐也已經在電視上爲其7月所寫的一則不受歡迎的報導進行了公開道歉。

中國並非唯一一個在股市下跌之際對自由市場原則喪失信心的國家。包括英國和美國在內,其他許多國家在2008年也曾禁止賣空銀行和券商股票。在原則上,他們支持開放、具有流動性的證券市場,買方和賣方可以自由互動;而在實踐中,他們對此非常恐慌。

您已閱讀22%(383字),剩餘78%(1335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約翰•加普

約翰·加普(John Gapper)是英國《金融時報》副主編、首席產業評論員。他的專欄每週四會出現在英國《金融時報》的評論版。加普從1987年開始就在英國《金融時報》工作,報導勞資關係、銀行和媒體。他曾經寫過一本書,叫做《閃閃發亮的騙局》(All That Glitters),講的是霸菱銀行1995年倒閉的內幕。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